English     CAST內部郵箱入口    

世界首次月背“挖土”,五院“鉆表封”技術顯身手

時間:2024年06月03日 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 點擊:1617 字體:

在成功發(fā)射1個月之際,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已于昨天穩(wěn)穩(wěn)落在月球背面,按計劃開展工作。


要順利取得寶貴的月壤,離不開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的支撐。五院精心設計了鉆采和表采結合的“挖土”模式,并且為嫦娥六號探測器裝備了鉆取采樣裝置、表取采樣裝置、表取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“挖土神器”,讓高難度的月背“挖土”更穩(wěn)妥順暢。


瞄準月背新地標

采樣設計驗證功不可沒


嫦娥六號探測器著陸區(qū)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極-艾特肯盆地區(qū)域內,這片區(qū)域是月球最古老、最大的隕石撞擊坑,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,因此在這里開展世界首次月背采樣任務備受國內外廣泛關注。盡管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采樣封裝技術繼承了嫦娥五號的“鉆表功能獨立、月面真空密封”方案,但是月背更加復雜的環(huán)境,仍然給這次月背采樣任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

為確保首次月背采樣任務圓滿完成,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團隊針對嫦娥六號任務特點,充分評估探測器自身及相關約束條件,對任務過程進行聯(lián)合設計分析,確定了相應的工作形式和飛控模式,同時開展了采樣過程自主序列化設計。


除此之外,研制團隊還在任務實施前開展了大量試驗驗證,考核了嫦娥六號月面采樣封裝優(yōu)化設計的正確性,驗證了采樣封裝對月背環(huán)境的適應性,支撐完善了月背采樣封裝工作程序,演練了采樣封裝在軌故障處理預案,確保采樣封裝產品設計和操作流程可適應月背采樣任務要求。


月背“挖土”不簡單

“地月協(xié)作”取月壤


月背上“挖土”可是個精細活,如何用最“省力”的方法采集最多的月壤,嫦娥六號探測器采用了兩種辦法。一是表取采樣,就是用一個機械臂攜帶采樣裝置采集月球表面的土壤;二是鉆取采樣,就是用一根鉆桿鉆入月球表層預定深度,把較深層土壤采集出來,采樣難度和不確定性更大。


其中,“鉆得動”是研制團隊最為關注的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,并為此開展了大量地面試驗與仿真分析。針對月背中繼通信可能無法有效配合鉆采作業(yè)這一極端工況,研制團隊設計了應急程序,做好充分準備,能夠通過“人機協(xié)作”方式,輔助嫦娥六號及時研判控制鉆取風險,現場決策后續(xù)動作。


結合月壤特性,研制團隊設計了“百里挑一”的獨創(chuàng)鉆頭,通過對比多種設計方案,最終確定了取芯機構方案以及相應構型,使其具備高硬度巖石的鉆進能力。同時,研制團隊針對不同顆粒度月壤切削、撥、擠、排能力,讓鉆頭形成多個切削面,在實現高效取芯的同時,具有良好的層序保持特性。


月壤封裝細致入微

高效打包確?!霸丁?/p>


月球表面為高真空、高低溫、月塵綜合環(huán)境,要將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樣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打包封裝,歷經空間飛行,再入返回過程中經過力、熱等復雜環(huán)境后不被地面環(huán)境污染,維持月球樣品原態(tài),這就需要研制一套專門的裝置,能夠在月表自動承接、密封樣品,最終保證樣品完好無缺地送回地球。面對自主采樣返回的艱巨任務,研制團隊接連突破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,確保嫦娥六號完成自動密封任務。


為保證取得的樣品在提芯的過程中不發(fā)生掉落,研制團隊經過多方案的篩選驗證,設計采用了特定的封口方案,封口器采用扭轉密閉式結構,并進行大應變材料設計,具有低力載、高可靠的特點,且長時間處于大變形承載狀態(tài)下不發(fā)生應力松弛現象,實現了簡單可靠的封口。針對采集的月壤樣品具有可變形特征,嫦娥六號探測器還專門設計了特殊的提芯拉繩,確保取芯軟袋具有確定的幾何形狀,方便樣品傳送和轉移。


為將月壤封裝容器與整形機構分離并傳送至上升器內,研制團隊設計了專門的分離和傳送方案,不僅結構簡單、操作易控、能耗低,還可實現不同著陸姿態(tài)下封裝容器的精準傳送。


微信圖片_20240605151820.jpg





關于本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招聘信息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航天城 網站建設: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
Copyright © 2000-2025 m.holidayd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
京ICP備20011260號-1